关注:沿河黑水镇:党建引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安玉玲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建示范引领,探索多种路径,打好产业发展、资源盘活、模式优化“组合拳”,赋能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截至目前,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6.5万元以上,共计达到443.33万元,其中11个村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明显增强。

五村抱团,让村集体经济“富”起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树独立不成林。”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领航推动破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各种难题,跳出“一家独大”的思维定势,将龙堡、爱群、氽塘、侯家、桂家山5个行政村,按照“产业相同、位置相邻、抱团发展”的思路,建立联席会议制,定期研究园区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有效整活村级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成立贵州矿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品牌,让五个村抱团作战,促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带动全镇产业转型升级。以公司为载体,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院所专业技术人才6人,结合“土专家”“田秀才”本土经验人才,培养出技术工人23名,培训本地人才126人次,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按照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在园区内开展绿色种养生态循环试点建设,利用现代种养循环技术,提升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水平,新建1500头AI智能化现代生猪育肥场1个,还有400亩梨基地管网及铺设,配套设施、AI智能养猪设备一套,初步形成“生猪养殖—粪污处理转化有机肥—梨种植”种养循环,在园区构建起一条绿色循环发展的“生态链”。

2022年,果园产值达4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6.8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828人次,带动58人稳定就业增收,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7300多名群众持续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促进区域协同、资源互用、资金集中、融合发展、成果共享,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综合竞争力。

因地制宜,让特色产业“旺”起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黑水镇西南部的尖山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这样的生态环境构成了该村林地多、耕地少的现状,也成了该村民增收致富的“绊脚石”。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并且市场前景广阔,尖山村生态环境是羊肚菌理想的生长地。但如何把羊肚菌从野生的山林中“请出来”,利用好森林资源促进群众增收是尖山村一直致力突破的问题,在村党支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坚决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大力推动林下产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该村党支部多番外出考察学习后,村里干部备受启发,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村情实际相结合,突出产业特色,发挥自然优势,利用国家战略储备林资金600余万元发展契机,号召干部、党员、群众集资5万多元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以仿野生种植模式发展林下羊肚菌10亩,切实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拓展产业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试种10亩羊肚菌已破土而出,在解决100余人次务工的同时,有效带动群众学习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初步实现了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

据了解,试种期间亩产大约150斤,品质好的可以达300斤以上。按照现目前的市场价,鲜品每斤可卖60元,干品每斤高达700元以上,平均亩产值在1.2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后亩均利润可达5000余元。采摘完食用菌的基料又可直接转化成林木的养分,在改善土壤营养度的同时促进林木的生长。“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2年我村林下羊肚菌试种初步取得成功,技术已较为成熟,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让羊肚菌种植成为黑水镇产业发展的一大新亮点。”尖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辉华说到。

精准帮扶,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黑水镇爱群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充分利用中国五矿帮扶资金和辖区闲置资产,因村因势施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集体经济增收的新路子。2021年初,邻村大山村支两委因地制宜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寻肉兔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引进返乡创业人才,出租村里的闲置鸡场,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都有5万元,邻村的“沿山兔”产业的成熟给其他村带来了希望,爱群村就是其中一个。

“沿山兔”销售渠道广、养殖前景好,如果以村集体经济来发展,产生效益后,吸引村民加入到养兔增收的队伍中来,让成果惠及群众,就能形成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共同增收的良好局面。村里原来的白山羊养殖基地分场已闲置多时,现在又申请到了中国五矿的帮扶资金,我们村集体可以自己做起来。这是爱群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共同商讨的结果。

撸起袖子说干就干,爱群村利用中国五矿集团帮扶资金28.6万元,扶持爱群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爱群村原白山羊养殖基地分场集体闲置资产2500平方米,建设种母兔200只公兔30只产业项目。目前,爱群村兔场带动2名群众就业,每月按2200元发放报酬,为群众年增收2.64万元。

兔场已完成第一批配种,计划2023年7月左右上市,预计年产值在80万元以上,盈利均为爱群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该镇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个缩影。

关键词:

编辑: MO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